书讯 | 解志熙《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
《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解志熙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述评
近年,史料工作的重要性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被空前强调,相关著作、会议与课程纷纷上马,令人一时应接不暇。甚至关于创设“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或曰“文献学”、“文本学”)的倡议,也不绝于耳。对于史料的蒐集与考辨作为学术工作的基础环节,原本是每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都应当具备的“修养”与“技艺”,然而如今却成为了某种“学术前沿”以及学科内部的“热点话题”,这便不能不让人省思。
自其表言之,当下学界对于史料工作的重视,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自1980年代以来奠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诸种范式,在经过三十余年的淘洗之后,其阐释力与生产性已经逐渐式微,新一轮的学术建设有待展开。当此之际,“返本开新”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普遍选择。二是伴随着学界经济水平与技术能力的大幅提升,大量此前散佚的史料被发现与整理出来,并且借助各类出版项目与数据工程的力量,成为了可资利用的学术资源。于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相关研究也就呈现出蔚为大观之势。当然,如果自其里言之,对于史料工作的重视更多乃是一种“常识”的回归,标志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走向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关于史料工作的重要性的论述中,王国维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中的一句名言常被提及,那便是“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此说作为被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术发展反复验证的至理,自是给予了史料工作者以极大的自尊心与自信力。但问题在于,“新学问”可以由于“新发见”,但“新发见”是否必然产生“新学问”?“新学问”之“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新发见”之“新”所赋予?换句话说,在“发见”与“学问”之间,是否还有若干中间环节才是学术工作的真正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解志熙教授近年所做学术工作的“标本”意义也就凸显出来。2016年问世的《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是他继《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中华书局,2009年)与《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之后出版的第三部以“中国现代文学文献”为主要论述对象的研究著作。解志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特别是他与他的学生一道,对于一些长期散佚的重要文学文献的“打捞”与“缀合”,直接推进了晚近的沈从文研究、新诗研究与四十年代散文研究的开展,堪称相关研究领域中的“标志事件”。可以并不夸张地说,在史料研究“大热”的今天,解志熙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中最有资格谈论这一议题的学者之一。但遍览其《考文叙事录》以降的三部文集,却很难发现他有倡设“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之类的高调。相反,在总计130万言的这一系列著作中,仅有一篇《老方法与新问题——从文献学的“校注”到批评性的“校读”》(收入《考文叙事录》)十分低调地谈及过他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些认识。他的其他文章,皆是对于建立在史料研究基础上的具体话题的具体考辨。解志熙把他的工作方式称为“校读”,因此他的这一系列著作也就可以视为他的“校读札记”的集成。在对于工作方式与著作文体的选择上,解志熙是极其自觉的。而其中所寄托的,无疑正是他对于“史料”与“学问”两者关系的思考。
所谓“校读”,解志熙使用的是文献学家彭铎在《古籍校读法》与《古籍校读与语法学习》中的定义,即“通过参校材料,对比地去分析问题”。倘若继续追溯,便可以发现这一方法在传统朴学,尤其是校勘学一脉中的渊源。其实,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解志熙也并非最早使用类似方法的学者。但他的意义在于,将之自觉地转化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批评方法”,也就是“一种广泛而又细致地运用文献语言材料进行比较参证来解读文本的批评方法或辨析问题的研究方法”。(《老方法与新问题——从文献学的“校注”到批评性的“校读”》)只有通过这一转化,史料工作才得以从学术研究的辅助环节提升成为一种具有独立的理论视野与问题意识的学术门类。换句话说,“校读”意义上的史料工作的基础虽然仍旧是对于“文学文献”的整理,即对于新的“研究对象”的发现,但其旨归却是对于由此生成的“学术问题”的阐释,具体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便是一种新的批评界面的达成。
《文本的隐与显》汇录的便是解志熙在这一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全书分为“说文录”与“解诗录”两编,收文16篇,并且附有重要作家的佚文佚诗6组。其中,有的在“新发见”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与成熟的新的历史叙述,或清理脉络、建构谱系,或澄明疑窦、勘定公案,例如《也曾袭来唯美风——〈莎乐美〉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转生及其他》《遗迹犹存“西来意”——存在主义在1940年代中国流传之存证》与《“穆时英的最后”——关于他的附逆或牺牲问题之考辨》等;有的则保留了“札记”的面目,并未强作判断,从而记录了通向“新学问”的中间环节,进而为日后的继续讨论提供了关键起点,例如《感时忧国有“狂论”——〈战国策〉派时期的沈从文及其杂文》《风云气壮 菩萨心长——关于40年代的冰心佚诗及其他》与《一首不寻常的长诗之短长——〈隐现〉的版本与穆旦的寄托》等。凡诸制作,其文可感,可心可念,既是对于若干文学与历史问题的探赜发微,同时也以一种“实绩”的形式昭示了史料研究的一种可能性。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史料意识高度自觉的今天,自是别有意义。
(李浴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简介
解志熙,1961年10月出生于甘肃环县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受教于西北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和北京大学,曾在环县第一中学、河南大学文学院工作,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现代文学研究论衡》《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与《浮世草:杂文与诗集》等。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目录
说文录
也曾袭来唯美风
——《莎乐美》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转生及其他
题记
概述:《莎乐美》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因缘及其他
作为浪漫偶像和摩登症候的“莎乐美”:郭文骥和林微音的小说之追摹
作为唯美—颓废文学范本的《莎乐美》:向培良与谭正璧的小说之翻新
“末路者”欲望畸变的唯美—颓废想象:李拓之的历史小说之创获
赘言:唯美—颓废叙事的两种格调
遗迹犹存“西来意”
——存在主义在1940年代中国流传之存证
小引
从杞尔格嘉、尼采到叶斯必尔斯的哲学脉络:中国第一本存在主义论著——张嘉谋的《生存哲学》
从胡塞尔到贾波士和海德戈的哲学转进:沦陷区学界对现象学和“存生哲学”之绍述
萨特的小说、剧作和文论及其他: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在40年代中国的译介
“被政治化”的学说与文艺:40年代末中国学界对存在主义的评价之偏至
气豪笔健文自雄
——漫说北方文坛健将杨振声兼谈京派问题
寂寥仅仅说《玉君》:杨振声为何长期声名不振?
三十年的坚持与拓展:杨振声的创作历程及其成就
杨振声与北方文坛之重振:兼谈京派的兴衰及其限度
气豪笔健文自雄:杨振声的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的谱系
杨振声随笔复原拾遗录
关于民族复兴的一个问题
拜访
被批评
批评的艺术与风度
邻居
书房的窗子
节约时间
文人与文章
“灵魂里的山川”之写照
——且说冯至对中国散文的贡献
“卓然成家”的冯至散文:季羡林的高评价及其问题
谦虚体察自然以及人事的朴素意义:反“山水诗文”
抒情传统的《山水》
严肃思考国人的实存状态与存在之道:作为现代“知性散文”的“鼎室随笔”
感时忧国有“狂论”
——《战国策》派时期的沈从文及其杂文
评论短刊的崛起和随笔杂文的繁荣:一个被忽视了的战时文坛景观
感时忧国有“狂论”:作为“杂文家”的沈从文之一瞥
“德不孤,必有邻”:作为《战国策》派重要成员的沈从文
附记:沈从文佚文辑校补正
沈从文杂文拾遗
狂论知识阶级
都市的刺激
明天的“子曰”怎么办
中庸之道
统治责任与权力测验——平价中的小问题
由怀疑接近真理
与革命相向而行
——《丁玲传》及革命文艺的现代性序论
芦焚的“一二·九”三部曲及其他
——师陀作品补遗札记
小引:缄默的师陀不再寂寞
“一二·九”三部曲之聚合:《争斗》的发现与《雪原》的补遗
别样的灾年叙事及其他:《渔家》《守缺》等小说与杂文
此行不为看山来:“太行山”系列散文及《牧笛》的别样情怀
似而不同的异文本:以《夜之谷》和师陀晚年的自述文字为例
似京派还是准左翼:《忧郁的怀念》里的两封佚简和一个问题
“穆时英的最后”
——关于他的附逆或牺牲问题之考辨
附逆的汉奸还是冤死的英雄:关于“穆时英的最后”的两种说法
“嵇康裔”及其真身“嵇希琮”:他的自述和对穆时英的回忆之真伪
穆时英怎样走向“最后”:他的蜕变过程及妥协思想之逻辑
当“亲日作家”遭遇“抗日的恐怖份子”
——“穆时英的最后”文献特辑
前记
一年来之中国文化界(龙七)
与穆时英对谈中国报业改进问题(周雨人)
悼壮志未酬的穆时英(雨人)
穆时英君之死(菊池宽)
悼穆时英(片冈铁兵)
记穆时英(节录)(萧雯)
解诗录
出色的民俗风情诗及其他
——徐玉诺在“明天社”时期的创作再爆发
“血与泪”的文学典型:诗人徐玉诺的创作之开端
并非昙花一现:“明天社”时期的徐玉诺
拾遗补阙:《人食与人屎——墙角夜话之八》
风云气壮菩萨心长
——关于40年代的冰心佚诗及其他
“天限”的限度与突破:冰心创作的苦恼与转型
“诗境何妨壮甲兵”:风云气壮的《送迎曲》
从“舌锋尖锐”到“菩萨心肠”:冰心抗战前后的对日态度之区别
“诗境何妨壮甲兵”
——冰心佚诗《送迎曲》及两篇讲辞
送迎曲
冰心女士讲旅日生活与日本问题
日本观感
附录:冰心女士一夕话
艾青诗文拾零
艾青集外的两首“献诗”
《文化人在晋察冀》:艾青的一封佚简之考释
“写真实”的尴尬处境:艾青的文艺短论《文艺与政治》之校读
“现代”及“现代派诗”的双重超克
——鸥外鸥与“反抒情”诗派的另类现代性
“反抒情”诗派概观: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戴望舒派”现代诗之超克:鸥外鸥的“另类”现代性书写
诗人何为:诗的现代困局与“反抒情”诗派的历史经验
言近旨远 寄托遥深
——《断章》《尺八》的象征意蕴与历史沉思
人与诗的成长
——穆旦集外诗文校读札记
“慕旦”的三篇诗文
“良铮”的两首诗作
从“慕旦”到“穆旦”:“一二·九”运动与左翼文化的影响
穆旦集外诗文拾遗
我们肃立,向国旗致敬
山道上的夜——九月十日记游
生活的一页
失去的乐声
X光
一首不寻常的长诗之短长
——《隐现》的版本与穆旦的寄托
长诗得来不寻常:《隐现》的创作始末
《隐现》缘何且为何而作:诗人穆旦的感兴与寄托
诗的隐显或寄托辩证法:《隐现》的艺术得失片谈
穆旦长诗《隐现》初刊本校录
隐现
“默存”仍自有风骨
——钱锺书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旧体诗考释
蛰居诗言志:钱锺书写于沦陷时期的旧体诗拾遗
世乱交有道:钱锺书在沦陷时期的诗书酬应之讽劝
直谅对佞朋:以钱锺书与冒孝鲁、龙榆生的应对诗为例
慷慨抒怀抱:“默存”待旦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
后记
后记
解志熙
中国现代文学乃是已成历史的“古典”了,因此“温故知新”就是现代文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在文学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文本难免隐埋而等待重生:一则,有些文本在刊发不久即被遗忘或遗落,成为沉默的存在,期待着后人的再发现;二则,即使一些流传不绝的文本,引人注目的也可能只是其显在意义,而在显象之下或许还潜隐着耐人寻味的深层意义,仍有待于后人之抉发;再者,文本也不过是作家文学行为所留之迹象,只有还原到具体语境和历史关联中,文学行为之复杂深隐的意义才可彰显。此即本书诸文之所由作也。
就研究路径而言,本书仍如《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和《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之旧贯,还在做些考索文献、说文解诗、分析文学行为的工作。职是之故,书名曾拟为《说文解诗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札》。责编张文礼兄看了,觉得有点平,希望换个漂亮些的题目;我理解他的好意,于是有了现在这样一个看来比较堂皇的名目。其实,“说文解诗”又谈何容易,若能谈言微中,亦幸甚至哉,所以我还是更喜欢“说文解诗录”那个原题。也因此,本书目录仍按原来的意思,分为“说文录”和“解诗录”两辑。“说文录”诸篇乃是近三四年之所作,“解诗录”诸篇多是近七八年来之所为,其中《人与诗的成长——穆旦集外诗文校读札记》和《穆旦集外诗文拾遗》二篇,是和陈越君合作的,而解说卞之琳诗的一篇短文则是三十年前的习作——正由于这篇小文,我与卞先生结为忘年交,现在一并收录于此,以为个人之存念吧。
我的父母是陇东山区的一对农民夫妇,他们的一生艰苦备尝而白首偕老。如今两老都八十多了,身体不免有些疾患,而仍然操劳如故,总是闲不下来。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虽然父母不一定明白我写这些杂七杂八的文章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但我还是把这本小书敬献给他们,算是一份微薄而且迟到的礼物吧。
2015年9月16日谨记于清华园之聊寄堂
这些文章和文献在刊物上发表时,因为篇幅有限,一些篇什有所删减,此次收集恢复了完整稿,个别文章则有所补订。而在写作和初刊时,一则由于匆促从事,二则因为所用文献数据库里有些刊物的扫描—照相件不甚清晰,只能连蒙带猜地勉强引录,文字不免有误,如所录钱锺书作于沦陷时期的旧体诗,就出现了不少错误,这是我一直不安和歉疚的。于是利用此次校对的机会,对所有引文和所辑文献,都重新核对、有所纠正,但仍容或有误。
2016年正月初一上午九时校毕附记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感谢解志熙教授授权发布。图片来自网络)
回顾往期「每周书讯」: